在《阵中叫阵》专栏内,我每次都邀请一位水墨画家加盟,为什么叫水墨画而不叫中国画,我的想法是为避免口实纠纷,在概念上绕来绕去,这方面我是心有余悸的。水墨画在当代仍是受人重视的话题,作为民族和本土的艺术遗产,它承担了不少画家振兴民族艺术的梦想,同时也是最显著的“身份”的体现。九十年代以后,水墨画创作的总体趋势似乎是向上的,一批中青年画家凭他们的实力浮出水面,在公众的印象中他们已经获取了重要的席位。
广州的方土是水墨阵营中的干将,以他的风格和样式,我估计他在本地不会有许多知音,很显然,水墨的问题其实是悬搁的,在我与方土当面的交谈中也郑重其事讨论过:水墨的承受力,水墨的表现力,水墨的可能性,水墨的最终边界,等等。如果不设定范围,讨论就无法进行,恰如物理学中的坐标,没有它如何来理解空间?方土有理由不顾及水墨画的理论支持,因为画家的天职是创造,是冲破预设的条条框框,理论仅仅是一种辅助的东西。
我有理由指出这样一点,理论实际上是创造的一部分,尤其是当一个画种高度成熟之后,感情方面其实大大降低了,而理性方面却在起垄断的作用……我看到,几乎所有的水墨画家都比较理性化,目的、手法、制作和效果都有明显的设计痕迹,尽管在画面上表现出的状态是非理性的、随意的和率性的,这只是现象,本质是被“理性”地隐藏起来的……方土没有逃脱,也逃脱不了,当代水墨画家的命运是先天注定的,我在好几篇文章中引用了马克思的光辉观点:人只能在已有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。这就是为什么米开朗基罗只能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,毕加索只能产生在二十世纪,历史次序说明“规律”是无法违背的。
方土讲不清自己今后会怎样,但是,变化是肯定的。他目前采取的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抽象的手法,一定程度上,也是很多水墨画家的“集体无意识”的体现。抽象主义与中国传统写意画有天然的因缘,有许多方面的暗合因此两者的结合毫不费力,我的意思是,水墨画走向抽象,只要跨出小小一步就行,水墨的材料(宣纸、墨汁、毛笔之类)特别能够把肌理、黑白对比、朦胧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……方土后来加进了具象因素,以此拉开与别人的距离……
方土的长相很特别,让人过目不忘,雪亮的光头,浓黑的胡子。据说他的生活很不错——以自己讲是“借了市场经济的光”,因而食有鱼,出有车……倘若艺术家都这样就好了,当然,眼下确有许多靠画笔发财的家伙,不过那是画行画的画匠,与我们谈论的艺术无关。
2000年10月于金陵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